新闻中心

绿色建材(混凝土)认证满足基本的条件
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浏览数:140

绿色建材低碳混凝土建材认证基本合规要求解析

一、合规性基础要求:法律与体系双保障

  1. 企业资质合法性
    企业需依法注册,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、强制性标准及产业政策。T/CECS 10047-2019 绿色建材评价 预拌混凝土,且近三年无重大安全、环保事故。

  2.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    企业需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或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。

  3. 环境与能源管理体系
    建立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/或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,实现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控制和能耗优化。

  4. 无重大事故记录
    近三年年内无重大安全、环保、质量事故及严重违法违规行为,确保企业运营合规性。

二、环保性能:全生命周期污染控制

  1. 生产过程排放达标
    • 粉尘、废水、噪声排放需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。
    • 危险废物(如废机油、废化学试剂)需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合规处置,杜绝二次污染。
  2. 有毒有害物质限值
    • 混凝土中重金属(铅、镉、汞)、放射性核素及VOC含量需低于国标限值的50%。
    • 甲醛释放量强制要求≤0.05mg/m³,保障室内空气质量。
  3. 碳足迹核算与减排
    • 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,单位立方米混凝土碳排放不得超过320kgCO₂(较2020年标准下降18%)。
    • 鼓励采用低碳能源(如光伏、风能)和节能减排技术(如余热回收)。
    • 4.EPD碳足迹声明

三、资源效率:循环利用与本地化

  1. 再生材料使用比例
    • 再生骨料、工业废渣(粉煤灰、矿渣)使用比例不得低于25%。
    • 三星级认证要求再生材料比例≥50%,且实现100%工业废弃物零填埋。
  2. 生产能耗与水耗控制
    •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需达到先进水平或国家标准要求。
    • 单位产品取水量需达标,鼓励循环用水技术。
  3. 原材料本地化
    鼓励就近取材,减少运输环节碳排放。例如,长三角地区企业通过本地化取材,年减少运输距离超10万公里。

四、产品性能:耐久性与功能创新

  1. 基础性能达标
    • 混凝土强度、耐久性、工作性能需满足国家标准。例如,C20及以上等级预拌混凝土需通过28天抗压强度测试。
  2. 耐久性升级
    • 高寒地区用混凝土需通过50次冻融循环测试。
    • 海洋工程用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需低于2×10⁻¹²m²/s。
  3. 健康安全附加项
    • 防辐射混凝土需通过γ射线屏蔽效能测试。

五、管理体系要求

  1. 三大管理体系运行

    • 质量管理体系(GB/T 19001)、环境管理体系(GB/T 14001)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(GB/T 45001)需有效运行。
  2.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。
  3. 取得EPD环境声明
  4. 原材料溯源机制
    建立原材料进货检验和溯源体系,确保再生材料来源合法、质量可控。

  5. 数字化管理
    鼓励采用AI生产管理系统,实现碳排放核算、能耗监测的数字化。例如,某企业通过AI系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22%,碳足迹核算效率提升40%。

六、认证流程与监督:严格把控

  1. 认证流程
    • 申请:提交营业执照、工艺流程图、型式检验报告等材料。
    • 文件审核:核查企业合规性、管理体系有效性。
    • 现场审核:专家实地检查环保设施、生产记录。
    • 产品检测:送样至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有害物质含量、强度等指标。
    • 评审与批准:综合评价后颁发证书。
  2. 获证后监督
    • 每年至少一次监督审查,重点检查工厂保证能力、产品一致性及绿色评价要求持续符合性。
    • 上一次评价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有效性需验证。

七、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势

  1. 政策扶持
    • 政府投资工程、重点工程优先采用绿色建材,补贴3-5%的建材采购资金。
    • 提供绿色金融贷款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
  2. 市场竞争力提升
    • 获得认证的企业可进入绿色建材产品采信应用数据库,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加分。
    • 数字化营销平台提供可溯源防伪技术,增强市场信任度。
留言咨询

提交

信息提交后,将有专人联系您!